九月汽车销量排行榜一汽大众(汽车销量12月一汽大众)
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明显控制,5月份乘用车产销明显回升。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狭义乘用车产量167.1万辆,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69.5%;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59.1万辆,同比下降1.3%,环比上升67.8%。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5月产销较上月大幅提升,形成产量高于销量8万辆、批发高于零售23.7万辆的推式产销态势。
随着5月狭义乘用车产销环比增长,5月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也较4月回归“常态化”。总体来看,自主品牌依然强势,排名前三有两家是自主车企;合资车企中,一汽大众重回榜首。在日本,除了广汽丰田,其他车企整体低迷,东风日产意外跌出前十。
5月份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前十名排名如下:
比亚迪销量前三的“常客”
近两年,在疫情和核心缺失的背景下,合资车企整体走弱,自主车企成功突围。继吉利、长安多次闯入狭义乘用车厂商单月销量前三后,今年,比亚迪成为车企销量前三的“常客”。继4月领跑跑车企业销量榜后,5月比亚迪以11.4万辆位居第二,同比增速达到惊人的1.5倍。
今年3月,比亚迪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在全部电动化之后,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采取了DM插电和EV纯电并行的策略。难得的是,比亚迪在这两个领域的表现相对均衡。以5月销量为例,EV和DM乘用车销量分别达到5.3万辆和6.1万辆。
吉利5月销量8.9万辆,同比下降7.4%,在排名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中排名第三根据吉利汽车官方提供的数据,其新能源汽车5月销量为1.97万辆,同比增长3倍,在吉利汽车整体销量中的渗透率达到22%。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作为拉动当前车市增长的强大动能,在各大自主品牌车企中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吉利新能源产品的明显增长,在于继去年攀升后,今年吉氪品牌的交付量大幅增长。此外,与力帆合资的瑞蓝汽车今年在新能源领域也为吉利贡献了部分销量。
长安汽车作为独立一哥,自今年3月以来一直高居榜首,4、5月份在排名的销量低于比亚迪和吉利。5月份,长安汽车乘用车月销量为8.4万辆,同比下降12.2%。但从产品布局来看,长安汽车后劲足。今年,它将推出八种新能源产品。除了专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的UNI系列,它还拥有A00级电动车鲁珉。此外,长安深蓝和奥伊塔今年也有新车型上市。
鲁珉,长安A00电动车,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此外,自主品牌中,奇瑞和SAIC乘用车入围排名, 5月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销量Top 10,其中奇瑞汽车5月销量7.9万辆,同比增长36.8%,表现突出;SAIC乘用车以7万辆的成绩取代长城汽车成功进入前十。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上海汽车工业在5月份恢复生产,SAIC乘用车的生产和销售迅速回升。据了解,目前,SAIC汽车客运港口基地的运力已恢复到疫情前满负荷水平的80%,并已启动双班运行
虽然南北大众5月销量环比大幅增长,但两家车企的同比业绩均以下滑为主,因为目前两家车企的销量中燃油车占比较大。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26.6%,其中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4%。从这个角度来说,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还有待提高。
只有广汽丰田是唯一一家上榜5月排名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10的日系车企,曾经的常客东风日产意外落榜。丰田今年业绩持续走强,4月以6.9万辆挤进前三;今年5月,排名以8.4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五。
汉兰达1-5月销量3.9万辆。图片来源:广汽丰田
业内指出,广汽丰田销量好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售产品大多市场表现较为均衡,各大细分市场都有主力车型,如MPV领域的赛纳、SUV领域的汉兰达等。
,轿车领域有凯美瑞。另外,随着油价上涨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油耗更低的混动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而丰田作为混动领域的头号玩家,旗下产品久经市场验证,成熟度更高。今年1-5月,广汽丰田旗下混动车型销量为11.7万辆,同比增长122.7%,有力拉动了广汽丰田整体销量走高。
从入围5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TOP 10的车企来看,大多数车企销量同比均出现了正增长,这也间接反应了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国内汽车销量仍有增长的潜质。
近期,为促进汽车消费,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如启动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下乡,以及600亿促进乘用车和货车纾困政策,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将有效改善下半年车市状况。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预计政策效果会为今年的车市带来200万辆的增量,可推动全年国内零售销量达到2100万辆规模,同比2022年增长4%。